近日,漆园街道太山村被市司法局、民政局推荐命名为“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。
一、党建引领,搭建治理体系
一是基层党组织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中做好引领和发动工作。太山村两委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议、党小组会议、“三长”会议,强调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开展的重要性,在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心中种下“民主法治”的种子。
二是通过多元化治理、区域化整合,协调各方力量、各类资源,逐步形成以太山村党委为核心,包括村民委员会、监督委会、振兴公司、社区民警、志愿服务团队等多元化的治理体系。
二、融入“三治”理念,突显民主效能
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建设不只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或村两委干部的事,更是广大村民的事。为此,太山村把23个村民组融合在一起,即把自治、法治、德治元素理念融入到村民自治章程、村规民约和民主议事机制之中,成立村“村民议事会”,从村民“急难愁盼”入手,扎实推进村内民主选举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和政务公开、财务公开。
三、注重实效,完善服务体系
一是在村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,依托村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各类法律咨询、人民调解、法律援助等服务。
二是招纳村内党员、人大代表、乡贤、大学生、邻长等各类人群加入普法行列,通过普法志愿者入户、发放宣传册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等各种途径,在开展村民法律服务的同时,着重宣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,形成了人人推动村级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。
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,丰富法治宣传载体。同时重点推进建成太山村法治文化广场、法治长廊、法治新村等公共法治文化阵地建设。通过不断完善各类法治文化阵地,让群众在日常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到“阵地法治文化”宣传的法律知识,感受到“阵地“的正能量引领。(漆园街道 方锋)